《吉林省風能開發利用影響因素及效率測度實證研究》
成果簡介
由東北電力大學姚潔主持的省社科基金項目《吉林省風能開發利用影響因素及效率測度實證研究》針對吉林省風能開發利用存在的影響因素,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項目成果認為,扶持風能開發利用,宏觀層面應著力解決四個問題:
一是完善風電發展政策法規體系。完善和修訂《可再生能源法》和《節約能源法》,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分配和結算監管辦法》,并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來促進風電設備制造的發展,從而為風電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鋪平道路。
二是制定科學的風電發展規劃。目前,吉林省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科學規劃來貫徹落實國家整體的風電開發政策,如《吉林省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吉林省“十二五”期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規劃》和包括通榆、洮南、大安、長嶺、四平、大黑山等地在內的吉林省大五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專項規劃等,這些都為吉林省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的開發提供了指導。吉林省還要做好配套電網的建設,促進吉林省智能電網的建設。
三是加大對風電產業的經濟支持。采用金融政策、財稅政策等手段來支持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要加強財稅政策對風電的優惠。在稅收政策上,合理降低風電的增值稅稅負。降低風電投資成本的一條途徑是加快風機制造國產化,另一個途徑是通過對風電項目給予貼息貸款、延長采購貸款期限等在內的優惠政策,來降低風電投資成本。另一方面,還要建立財政對風電的補貼機制,同時進一步完善風電價格體系,對風電實行靈活電價制度,制定最高限額價和最低保護價。
四是營造促進風能發展的社會氛圍。要營造促進風能發展的社會氛圍,就要使公眾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同時還要接受綠色消費觀念。開發風能資源不僅能夠有比較穩定的電力輸出,保障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且風電場的建設還需要大量從業人員,因而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從微觀層面看,應重點抓好四個關鍵環節:
一是加強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為了確保風電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引進并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另一方面還要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研發能力,研制出高技術含量、低成本的創新型風電技術。與此同時,還要大力推進風能發電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從而降低風電設備的制造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是培育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將吸引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隊伍放在首要地位。一方面,整合現有資源,盡快建立吉林省風能和風電建設相關的研究機構;另一方面,在大學和工程技術院校開設風電專業課程或設立中短期專業技能培訓班,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風電技術人才。
三是增加風電建設的融資渠道。應積極吸引各方投資者解決風電產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如在信貸和投資方面,可采取建立專項基金的方式加強風能開發建設,還可以利用CDM等項目來獲取國際的投資和資金支持,提高吉林省風電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四是解決風電“棄風”問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風電場建設方面,要堅持集中與分散開發相結合、近期以分散為主的風電開發方針;其次,加快電網建設步伐,保證電力輸出通道的順暢,特別是要加強長距離、特高壓送電通道的建設;第三,要建立健全風電發展機制,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目標,統籌風電專項開發規劃;第四,要加強綜合協調管理,提高政策規劃執行力。另外,積極探索建立風電供暖有效機制,不僅節能而且環保,還可以解決棄風問題,所以應在吉林省大力推廣風電供暖技術。(沈向牧)